仲夏时节,美好路驱车驶入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镇马场村,哈密一条宽广平坦的首条柏油路弯曲穿过农田和果园,路灯如卫兵般规整摆放 ,农村交游的公路车辆川流不息。这条看似一般的建成村庄公路 ,却是通车当地乡民口中“改写命运的奇观之路” 。从尘土飞扬的铺村土路到畅通无阻的硬化路 ,二十余年间 ,庄复马场村因路而兴的美好路故事 ,正是哈密哈密市推动“四好村庄路”建造的生动缩影 。
本年57岁的首条早然木·热合木一直在马场村寓居 ,1997年其时建筑公路的农村场景现在仍然浮光掠影。在早然木·热合木的公路记忆里 ,20世纪90年代的建成马场村 ,“晴天一身土 ,雨天两脚泥”是常态 ,四米宽的土路仅容一辆毛驴车通行,遇到会车时,乡民不得不踩着路旁边的深沟躲避。起色发生在1997年 。跟着哈密地区发动首条村庄公路硬化工程,砂石路逐步被水泥路替代 。
早然木明晰记住 ,路途硬化后,村里连续呈现了自行车、电动车,桑树林旁的土路变成了乡民纳凉的好去处 。现在,拓展至8米的沥青路完成了“双车道通行”,路途两边林带与路灯相映成趣 ,从前困扰乡民的扬尘问题完全成为前史。
路途的变迁 ,直接打通了农产品出村的“最终一公里”。跟着冷链物流车的进驻,马场村的红枣、葡萄 、哈密瓜得以坚持最佳状况运往全国各地,乡民人均年收入较通路前明显提高 ,村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有用改进 。
现在行进在村道上 ,沿途可见红枣采摘园、农家乐指示牌与电商服务站,旧日的贫困村已变身“网红打卡地” 。跟着公交线路延伸至村口,乡民就医、上学不再受制于交通 ,快递网点日均收发包裹超200件。
到现在 ,哈密市村庄公路总路程较二十年前增加明显 ,建制村通硬化路率 、通客车率均到达100%。这些纵横阡陌的“毛细血管” ,不只联通了城与乡,更串联起乡民对美好生活的神往 。 车轮滚滚中,这条承载着乡愁与期望的村庄公路,正向着村庄复兴的阳关大道不断延伸 。(田玉 杨宏建)。